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55年,原為國家機械工業部直屬的科技開發型一類研究所,是我國唯一專業從事全國電動工具行業共性和關鍵技術的科研機構,是全國電動工具行業技術歸口研究所,是國家電動工具標準體系的主要制修訂單位。主要從事電氣器具及附件、智能裝配技術、新能源鋰電池系統、特種電源技術、岸電裝備、微電網儲能技術、智能負載測試、電氣絕緣材料、特種電工測試儀器設備、電磁兼容測量和試驗儀器設備、技術標準制定等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成果轉化工作,是集科研、生產、標準、檢測、計量、行業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機構。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創建于1955年,原屬國家機械工業部
在機械工業部的支持下,投資建設了上海電工技術交流中心(公司現辦公地址);
由上海市國資委管理
更名為“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總部搬遷至桂箐路19號
西藏嘉天羊易光儲電站
成功應用于北控集團西藏嘉天羊易光儲電站,系統規模30MWp光伏系統,20MWh并網儲能系統;全球海拔最高(4800米)的大型并網光儲項目;中國最大的并網商業運行儲能項目;實現18臺PCS電壓源并聯運行,突破國內技術極限;毫秒級靈活響應,受控移峰調頻,平抑新能源發電波動,保障電網安全平穩運行。
查看更多>>電動工具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科技開發中心是專業研發電動工具產品,為電動工具產品科研成果的產業化和趕超國內外先進水平提供技術支持的科研部門。同時科技開發中心自主研發團隊面向全國電動工具行業廠,提供前瞻性和適用性的技術開發和解決方案
查看更多>>大型換向器超速試驗機
本裝置是為了考核換向器的材料強度,耐熱性能和高速離心力作用下的變形等質量指針設計制造的,廣泛應用與電動工具、汽車電機、家用電器和微電機行業,廣泛應用于整機廠的換向器驗收以及以及科研單位大專院??蒲兄?,更是換向器生產廠家不可缺少的檢測設備。
查看更多>>計量測試中心
1993年,機械工業第十計量測試中心站成立,初期開展高壓電容電橋、高阻計、微歐計、四探針測試儀、表面電位計、高壓電容、沖擊耐壓儀和電壓表電流表功率表電阻表等9項計量校準,主要服務對象為特種電工儀器行業。 2016年1月正式更名為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計量測試中心,發展至今形成了包括長度、力學、轉速、溫度、電磁、無線電、時間頻率、聲學等八大類及安全工器具等150多項的校準和測試能力。 進入2018年中期,步入快速發展期,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逐步發展化工類校準項目,CNAS認可能力達到178項,預計年底突破200項計量校準能力。
查看更多>>中認尚動(上海)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中認尚動(上海)檢測技術公司是上海電動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下屬綜合性、多功能的檢驗檢測服務機構,由原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華東實驗室和上海電氣器具檢測所共同組建而成。
查看更多>>智能負載測試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綜合智能負載測試成套設備的研發、生產制造、銷售、租賃、測試技術服務等負載測試整體解決方案,開發研制的最先進的智能干式負載綜合測試產品,可測試目前所有中低壓閉環微電網電氣系統及機組、UPS,取得了國內唯一的產品試驗證書及型式試驗認可證書(中國船級社)的型式試驗軍標、民標認證證書,成功填補了國內外同類產品的空白。
查看更多>>全國電動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全國電動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68)是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領導下開展工作的機構,成立于1985年,現為第七屆。秘書處掛靠單位是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電動工具》
上海電動工具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的電工技術性期刊《電動工具》是我國電動工具行業中唯一獲得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出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期刊。編輯部日常工作由行業管理部負責。期刊以“促進科學技術與產業經濟結合”為宗旨,集權威性、理論性與專業性于一體,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致力于宣傳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為推動我國電動工具行業的技術進步與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查看更多>>中共十九大開幕,習近平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作報告(報告全文)
10月18日上午9:00,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代表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以下為報告全文。
查看更多>>電動所集團召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會議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
7月21日下午,電動所集團召開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會議暨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電動所集團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成員以及本部黨群部門以及工團組織負責人參加會議。
查看更多>>電動所團委組織青年團員參加“四史”微電影團課
為進一步推進區域化團建工作,增強區域化團建共建單位間交流合作。近日,電動所團委組織青年團員參加了由湖南街道團工委牽頭組織的“四史”微電影主題團課。
查看更多>>征稿簡則
Filling JianZe
投稿須知
稿件須有創新性、準確性、規范性和可讀性,且行文簡練、語言流暢、數據可靠、論述嚴謹。來稿使用Word 排版,可通過在線平臺 http://ddgj.cbpt.cnki.net 投稿,也可直接郵件投稿。收稿郵箱:bjb@setri.cn。
來稿切勿一稿兩投或多投。本刊一個月內通知作者投稿論文是否錄用,請郵件或在線留言查詢審稿情況。若超過期限,請及時向編輯部查詢。未收到審稿結果前請勿他投。
本刊嚴格執行編輯部初審和兩位同行專家評審的三審制,由主編決定稿件錄用與否。
來稿要求和注意事項
論文須包括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中英文摘要和關鍵詞(3 ~ 8 個)、中圖分類號、正文、參考文獻。在文稿首頁地腳處,應寫明第一作者簡介( 包括性別、出生年、職稱( 學位)、研究方向、Email) 及論文屬何項目、基金資助來源等。
論文篇幅( 含圖表) 限8000 字以內。
論文題名應恰當簡明地反映文章的特定內容,符合題錄、索引和選定關鍵詞等應遵循的原則,不使用非公知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符、代號等;也不能將原形詞和縮略詞同時列出;一般不用副題名,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 個漢字,英文題名應與中文題名含義一致。
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4 部分(150 ~ 300 字)。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采用第三人稱的寫法,不使用“本文”、“作者”等作為主語。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文意一致,必要時可適當加長英文摘要篇幅。
關鍵詞選詞應規范,盡量從漢語主題詞表中選取,未被詞表收錄的詞如果確有必要也可作為關鍵詞選取。中英文關鍵詞應一一對應。
圖、表應有自明性,且隨文出現。插圖須符合制圖規范。圖中文字、符號、縱橫坐標中的標值、標值線須寫清,標目應使用標準的物理量和單位符號( 一般不用中文表示)。表格一律使用“三線表”。
正文( 含圖表) 中的物理量和計量單位須符合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文中和公式中的字符( 數字、希文、英文、羅馬文) 的大小寫及上下標及其含義須明晰。表示向量及矩陣的字母用黑斜體,表示變量的字母用斜體,常量用正體。
文稿章節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標題序號采用阿拉伯數字。
參考文獻選主要的引入,近5年的文獻應占50%以上。參考文獻表采用順序編碼制,按文中出現先后順序編號。
文中出現的所有英文縮寫均應給出對應的全稱。
聯系方式
上海市桂箐路19號(200233)
021-6433-5270
下屬機構
行業職能機構
中國電器工業協會電動工具分會
全國電動工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全國電器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器具開關分委會
能源行業岸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岸電電氣設備分技術委員會